<ul id="a822q"></ul>
<kbd id="a822q"></kbd>
  • <ul id="a822q"><tbody id="a822q"></tbody></ul>
  • <strike id="a822q"></strike>
  • <sup id="a822q"><blockquote id="a822q"></blockquote></sup>
    您當前的位置: 正文
    索 引 號 01426719-5/2020-00082 分 類 / 通知
    發布機構 海州 發文日期
    標 題 區政府關于印發2020年海州區50件民生實事分解落實方案的通知
    文 號 海政發〔2020〕15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時 效 有效

    區政府關于印發2020年海州區50件民生實事分解落實方案的通知

    信息來源:海州 發布日期:2020-07-03 18:24 閱讀次數:

    海政發〔2020〕15


    區政府關于印發2020年海州區50件民生實事分解落實方案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海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區各委辦局,各有關單位:

    2020年海州區50件民生實事經區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將分解落實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疫情防控期間,各單位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切實做到疫情防控和民生實事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推動重點民生實事取得明顯成效,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單位要認真研究部署,壓實工作責任,按照項目化、清單化要求,將每件實事任務落實到項目、明確到責任人,確保按時保質完成。要積極主動作為,精心組織推進,合理安排民生實事建設序時,強化資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努力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區政府將定期聽取 50 件民生實事實施情況匯報,研究部署推進措施。區政府辦公室要會同區發改局,切實加強對民生實事推進落實和責任單位履職情況的督促檢查,定期督查通報,年終考核評價,確保精準推進、善作善成,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海州區人民政府

                                                2020年3月10日

    (此件公開發布)


    2020年海州區50件民生實事分解落實方案


    1.改善辦學條件。新建、改擴建中小學6所,新增校舍面積6.19萬平方米,新增78個教學班。(牽頭單位:區教育局)

    2.均衡城鄉教育。中心學校與鄉村小學、教學點教師對口幫扶交流比例提高至20%以上。完成省“名師空中課堂”與“云海在線”平臺對接應用,為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名師在線”答疑,實現省市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牽頭單位:區教育局)

    3.優化教育服務。豐富課后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量,城區小學和鄉鎮中心校實現課后延時服務、午餐服務全覆蓋。加強多部門聯合執法,著力解決部分學校上學、放學時段交通擁堵問題。加強校園安全,實現校園封閉化管理、專職保安配備、技防和公安聯網100%。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實現抽檢率100%。(牽頭單位:區教育局、市場監管局)

    4.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實現中小學校星級學生成長(發展)指導中心全覆蓋。成立海州區家長學校,舉辦家庭教育講座10期,開展親子閱讀活動20次,舉辦家風家訓分享會6場,推動社、家、校協同育人。扭轉中小學生視力下降趨勢,中小學生總體近視率降低0.5%。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改革,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在校期間掌握2項體育運動技能。(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衛健委、婦聯)

    5.推進名師培養。實施名師培養“薪火工程”,依托名校培養全學段100名青年教師,通過兩年時間培養10名青年教師達到省特級教師標準,45名青年教師達到港城名師、教學名師標準。2020年新獲評特級教師5名。(牽頭單位:區教育局)

    6.資助困難學生。發放各級各類家庭困難學生助學金950萬元,辦理貧困大學生助學貸款600萬元。開展“暖冬行動”,資助困難學生200人;為農村小學圖書室捐助圖書4000冊。(牽頭單位:區教育局、團區委)

    7.發展職業教育。海州職業中專建成校企合作特色班2個,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100人,實現畢業班學生100%進廠實訓。建設市級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1個。(牽頭單位:區人社局、教育局)

    8.實施醫療機構提檔工程。改擴建海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高標準打造全市首家二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動眼科醫院專業化發展,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打造一批特色??破放?。引進、培育一批全科醫生,鼓勵全科醫生舉辦全科診所。引入民辦心理康復醫院,填補我區精神障礙疾病治療區域空白。(牽頭單位:區衛健委)

    9.實施健康護航工程。建成區級12355青少年維權服務站。新增社區健康驛站不少于20個,率先實施“黃金3分鐘”心源性疾病救治項目,試點打造急救驛站2個。為1.2萬名婦女進行“兩癌”免費篩查。增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效性,確保重點人群簽約率穩定在70%以上。(牽頭單位:區衛健委、團區委、紅十字會)

    10.實施健康寶貝工程。開展孕前至產后全過程和0-6歲兒童12項婦幼健康技術服務,產前篩查率達90%以上,新生兒疾病篩查率達95%以上。新建景區紅十字救護站。(牽頭單位:區衛健委、婦兒工委、紅十字會)

    11.實施醫療服務提升工程。推動就醫信息化,提升電子健康卡普及率,公辦基層醫療機構掛號收費自助終端機投放率達100%,線上支付實現全覆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85%以上。爭創省級社區醫院1家、省級特色科室1個和承建市級重點??品趸行?/span>1個。(牽頭單位:區衛健委)

    12.提升空氣質量。開展柴油車、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專項整治,鞏固工地揚塵、燃煤鍋爐(爐窯)、VOCs整治成效,落實點位長制,建設15個空氣質量降塵監測點位。實現建筑工地噴淋設施全覆蓋。(牽頭單位:海州生態環境局、海州公安分局、農業農村局、交通運輸局、住建局)

    13.實施城市建成區雨污分流工程。完成城區118公里道路配套污水管網建設,實現城區污水主管網全覆蓋。(牽頭單位:區住建局、瀛洲集團)

    14.實施農村污水設施補短板工程。完善瀛洲水務公司運維機制,建設鎮村配套管網50公里,鎮區污水處理率達70%,全面完成43個村莊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行政村污水處理覆蓋率60%以上。(牽頭單位:區住建局、瀛洲集團)

    15.提升城鄉綠化水平。建設朐陽公園,提檔升級10個街頭游園、10條城區道路綠化。完成成片造林6500畝、山體復綠600畝,創建綠美示范村6個。(牽頭單位: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海發集團)

    16.實施穩就業工程。力爭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5萬人。提升就業服務信息化水平,建成勞動力及企業用工數據庫,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就業服務。(牽頭單位:區人社局)

    17.實施就業援助工程。強化重點人群就業幫扶,落實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保補貼等援助政策。對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零就業和零轉移家庭實現動態清零。(牽頭單位:區人社局)

    18.實施創業促就業工程。全面落實《海州區鼓勵全民創業政策三十條》等政策,新建省市級創業基地2家,全年扶持創業1400人,創業帶動就業6000人。(牽頭單位:區人社局)

    19.實施技能提升工程。以母嬰服務、居家服務、養老服務等領域為重點,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組織開展30場次1000人次的家政業務培訓,組織家政業務技能大賽,為市民推薦一批星級家政服務人員。(牽頭單位:區人社局、商務局、婦聯)

    20.服務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創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示范基地,建立就業創業信息化平臺。借助社會資源打造5個退役軍人之家,更好地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提供一體化精準服務。(牽頭單位: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21.完善基層政務服務。健全電子印章庫,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規范高頻套餐式服務,實現業務辦理標準化;梳理下放服務事項,實現基層群眾業務“就近辦”;穩步推進集成改革,實現“一站式服務”綜合受理。強化區鎮村三級聯動,實現鎮(街)、村(社區)可“一網通辦”公共服務事項占比達90%。建設政務服務便民自助系統,實現全天辦事“不打烊”。(牽頭單位:區行政審批局)

    22.強化為農服務。共建都市蔬果產業技術示范基地,聘請專家深入農業生產現場對接指導、傳授技術不低于30次。服務農產品銷售,舉辦市區農貿市場對接推介會不低于10次,提高農產品市場銷售率。(牽頭單位:區農業農村局)

    23.推進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積極探索“物業自營”“第三方經營”“環衛和社區聯營”等多種模式,全面推進居民小區生活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牽頭單位:區城管局、住建局)

    24.建設智慧環衛管理平臺。投入300余萬元,綜合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空間地理信息技術,構建信息互通、有機協同的環衛指揮調度體系,提高環衛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牽頭單位:區城管局)

    25.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出臺海州區老舊小區改造標準,改造提升50個老舊小區,治理城市危舊房1萬平方米,實施老舊小區集中晾曬工程,規范設置20個室外集中晾曬區,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牽頭單位:區住建局)

    26.安置房建設工程。加快瀛洲幸福里、安康里等7個安置小區建設,海高名府1300套安置房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牽頭單位:區住建局、瀛洲集團、海發集團)

    27.持續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推進江山、南門、新壩等3個菜市場改造提升工作。強化“菜籃子”蔬菜基地標準化建設,新增3000畝蔬菜供應基地,促進生豬生產復產,加快重點生豬養殖項目落地,持續強化保供穩價能力。(牽頭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商務局)

    28.提升居住品質。采取政府托底、市場化運作相結合模式,不斷完善住宅小區硬件配套設施,提升物業管理水平。申報省級宜居示范居住區1個、市級文明示范小區3個、市級示范物管項目5個。(牽頭單位:區住建局、瀛洲集團)

    29.開展“廁所革命”。農村新建三類以上公廁30座,新建旅游廁所8座。倡議城市沿街企事業單位向社會開放單位內部廁所。(牽頭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城管局、文體旅游局)

    30.推進商業街區服務功能配套工程。完善步行東街地面鋪裝、休閑座椅、景觀小品、路燈亮化等基礎設施,豐富步行街業態。完善民主路、鹽河巷等街區夜經濟配套功能,打造集餐飲、休閑、娛樂、景觀打卡等于一體的高品質歷史文化街區。(牽頭單位:區商務局、商業街區發展中心)

    31.改善農民居住環境。加快推動浦南太平三期、板浦疃辛新村等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打造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功能齊全、經濟實用的農村住房。(牽頭單位: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

    32.推動交通樞紐建設。全力保障連徐高鐵通車。實施鹽河路南段(新孔南路—迎賓大道)主體工程。加快機場大道(迎賓大道—八一河)、233國道海州南段、344省道連云港段等項目前期用地報批工作。(牽頭單位:區交通運輸局)

    33.暢通城鄉道路。加強市政道路養護,實施40條背街小巷整治工程。按照“四好農村路”建設標準,完成75公里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打造風景農路2條。(牽頭單位:區住建局、交通運輸局)

    34.優化公共交通。新開通“游9”公交線路,串聯海州轄區主要景點,南起桃花澗,北至月牙島。(牽頭單位:區交通運輸局)

    35.完善充電設施。在小區、公共停車場新建不少于50處充電設施。(牽頭單位:區交通運輸局、住建局)

    36.深入開展掃黑除惡。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打深打透大案要案,實現案件辦理提速增效,八類重大案件破案率保持80%以上,侵財犯罪破案率提升5個百分點以上。(牽頭單位:海州公安分局)

    37.加強社會面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提檔升級3200余路高清監控,在城區構建點線結合、全域覆蓋的視頻監控體系,加大社會面武裝巡邏力度,提升見警率、管事率,增強群眾安全感。(牽頭單位:海州公安分局)

    38.強化消防基礎建設。補建、維修市政消火栓245個。為老舊小區裝備簡易噴淋100套、獨立感煙報警器600套、電器火災監控器100套。(牽頭單位:區住建局,海州消防救援大隊)

    39.保障食品安全。積極實施餐飲服務行業明廚亮灶工程,學校(托幼機構)食堂明廚亮灶達100%,大中型社會餐飲明廚亮灶達70%。(牽頭單位:區市場監管局)

    40.開展全民健身運動。舉辦全民健身嘉年華、“健康海州·健身有我”系列活動,開展各類全民健身活動100場以上。(牽頭單位:區文體旅游局)

    41.完善公共體育設施。建設25套室外全民健身路徑、7處群眾戶外體育設施,建設3個社區國民體質監測站,實現村(社區)“十分鐘健身圈”全覆蓋。(牽頭單位:區文體旅游局、海發集團)

    42.加大體育場館建設。建成劉志洲山體育公園,海州體育館二期主館鋼結構封頂。(牽頭單位:區文體旅游局、海發集團)

    43.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開展“弘揚傳統文化,品味戲曲魅力”五大宮調傳承年活動,舉辦白虎山廟會、漢文化藝術節等有影響的文娛節慶活動。舉辦各類文化活動230場以上,開展文化公益培訓1200場以上。(牽頭單位:區文體旅游局)

    44.加大文化場館建設。新建區級圖書館分館10家、文化館分館10家,搭建線上閱讀、文化互動平臺,推進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建設。建設板浦鎮文體中心,管好用好179個村(社區)基層綜合性文體服務中心,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牽頭單位:區文體旅游局)

    45.關愛少年兒童。實施“春雨童行·筑心逐夢”“海生草”等關愛留守兒童系列活動,為900名困難兒童及家庭提供幫扶,開展書畫培訓、心理輔導、安全知識教育等活動。(牽頭單位:區民政局、婦聯)

    46.關心殘疾人。為6000名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開展殘疾人居家托養康復服務,為300名長期臥床或嚴重行為障礙的重度殘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服務。(牽頭單位:區民政局、殘聯)

    47.優化養老服務。新建海州綜合養老示范基地,兜底保障城市“三無人員”等特困群體,打造高端養老服務品牌。新建4個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點,向社會組織購買站點運營服務,為5100名老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建成區級中央廚房配餐中心,滿足6000人以上配餐需求。(牽頭單位:區民政局)

    48.救助困難群體。為4500名困難群眾發放救助物資。健全城鄉居民低保、農村“五?!?、城市“三無老人”和孤兒供養標準自然增長機制。關懷退役軍人困難群體,建立撫恤補助動態調整機制,為1200名優撫對象提供免費體檢。(牽頭單位:區民政局、退役軍人事務局)

    49.滿足群眾多元化殯葬需求。新建一批壁葬、花葬、樹葬等生態葬設施,新增節地生態葬格位3200個,實現“逝有所安”。(牽頭單位:區民政局)

    50.新增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按照每家不低于600平方米標準,新建4個城市社區便民服務中心、12個農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牽頭單位:區民政局)





    抄送:區委各部門,區人大辦公室,區政協辦公室,區法院,區檢察院,區人武部,區各人民團體,駐區直屬單位。






    海州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3月10日印發



    手機掃一掃查看當前頁面

    在线亚洲v日韩v| 99er热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软件|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国产最新进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小说| 亚洲情侣偷拍精品| 日韩a级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成人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不卡|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图片| 91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首页|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麻豆| 久久er热视频在这里精品|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日日噜噜噜噜夜夜爽亚洲精品|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第一区第27页|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推荐天天看天天爽|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久久狠狠一本精品综合网| 久久久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波多野 |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 日韩电影中文字幕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