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671915/2024-00061 | 分 類 | / |
發布機構 | 海州 | 發文日期 | |
標 題 | 關于區十九屆人大三次會議 第14號建議的答復 | ||
文 號 | 海人社復〔2024〕1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
時 效 | 有效 |
關于區十九屆人大三次會議 第14號建議的答復
關于區十九屆人大三次會議
第14號建議的答復
魏善議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擴大就業創業機會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首先感謝您對我區就業創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海州區始終聚焦“穩就業保就業”工作主線,持續完善“常態+長效”的就業服務體系,著力在穩崗促崗、技能提升等方面謀實策、出實招,全力以赴做好就業幫扶工作,為群眾提供更多就業創業機會。
一、加大政策支持方面
一是實施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政策。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后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其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2/3給予補貼。就業困難人員從事個體經營,以靈活就業人員繳費辦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照此標準執行。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后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其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2/3給予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
二是實施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招用應屆畢業生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簽訂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職工養老保險費1個月以上的企業,可享受一次性擴崗補助。每招用1人一次性給予企業1500元補助。政策執行至2025年12月31日。
三是實施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社保補貼政策。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其為高校畢業生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給予全額補貼(不包括個人應繳納的部分),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一年。
四是為創業者提供更加寬松的金融支持政策。目前已出臺連云港富民創業擔保貸款政策,主要服務對象為個人創業者和小微企業,在貸款期限上,個人富民創業擔保貸款最長不超過3年,小微企業富民創業擔保貸款期限最遲不超過2年。在貸款額度上,個人自主創業、雇傭不足3人的,最高額度15萬元;雇傭3—5人的,最高30萬元;雇傭6人及以上的最高額度50萬元。小微企業最高可達300萬元。
關于稅收優惠政策的建議,我局經與國稅總局連云港市海州區稅務局溝通,反饋如下:目前,稅務部門執行的稅收優惠政策的制定權主要集中在國家層面,省級層面可在國家層面規定的幅度內根據自身情況對部分政策進行細化,市、縣(區)僅有執行權限。對于建議中提到相關優惠政策的權限不在市、縣(區)兩級稅務機關,市、縣(區)兩級稅務機關以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為主。國稅總局連云港市海州區稅務局將根據建議內容積極向上級提出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建議。嚴格按照上級減稅降費工作部署,扎實推進減稅降費政策落實、服務宣傳和核算分析工作,把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切實抓緊抓實抓好,確保減稅降費工作務實、過程扎實、結果真實,強化稅費優惠政策效應分析,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依托大數據精準推送創業就業相關稅收優惠政策信息,為創業者減負賦能,幫助企業加快發展。
二、盤活閑置資源方面
我局經與連云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海州分局溝通,反饋如下:連云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海州分局按照《閑置土地處置辦法》有關要求,依托土地市場動態檢測監管系統有序摸排轄區內閑置土地,分類處置、依法查處,盤活閑置資源。連云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海州分局將會同相關部門、鎮街梳理轄區閑置廠房、土地等閑置空間,對于具備盤活利用價值的項目納入海州區低效用地再開發年度實施計劃,分宗制定實施方案盤活閑置、低效土地,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三、優化營商環境方面
一方面加強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創業孵化基地是給創業者提供創業條件的平臺,海州區現有江蘇海洋大學科技園、連云港杰瑞科技創意產業園等多家創業孵化基地,人社部門積極開展基地動態管理工作,定期對基地的基本運營情況、創業服務開展、孵化/培訓(實訓)成效、標桿作用發揮進行考核,對考核優秀的基地給予資金獎勵,對考核不合格的基地給予摘牌,以激勵基地提升發展水平。另一方面舉辦各類創業比賽。整合資源辦好“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創響江蘇”高校畢業生等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大賽;鼓勵創業者申報連云港市市級優秀創業項目、海州區優秀創業項目,營造創業良好氛圍。
四、加大人才引進方面
一是招聘服務進校園。全面挖掘轄區內契合在連應屆高校畢業生特點的就業崗位,動態歸集發布崗位信息清單,重點涵蓋本地區正大天晴、日出東方等重點企業以及重大項目、“專精特新”小微企業等招用工信息,今年以來走進江蘇海洋大學、康達學院、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財會職業學院等本地大中專學校開展招聘活動7場,累計270余家企業參加,提供崗位3000余個。走進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等外地重點高校開展招聘活動17場,累計180余家企業參加,提供崗位2000余個。
二是政策宣傳進校園。組織開展就業創業、人才招引政策宣傳活動,線上常態化依托“海州人社”微信公眾號、人才云服務平臺、“就在江蘇”網站等宣傳“紅韻海州人才新政十條”“生活補貼”“購房券”“名校優生安居補貼”“高技術技能人才政府津貼”等人才政策,線下通過在招聘會現場設置政策咨詢臺、發放政策折頁、進學校宣講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今年以來線上線下開展政策宣傳20余次。
三是就業見習進校園。高質量開發一批科研類、技術技能類、管理類、社會服務類等優質崗位,不定時發布見習需求,面向高校畢業生和鷹游紡機、正大天晴、太陽雨等51家見習基地開展“點對點”“面對面”的對接洽談,組織有見習意愿的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幫助提升就業能力,促進更好更充分就業,今年以來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日出東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重點見習基地共招收江蘇海洋大學、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畢業生79名。
海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7月23日
聯 系 人:林杰
聯系電話:85317099
抄 送:區政府辦公室、區人大常委會人代聯委
海人社復〔2024〕1號 關于區十九屆人大三次會議第14號建議的答復.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