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671915/2024-00096 | 分 類 | / |
發布機構 | 海州 | 發文日期 | |
標 題 | 關于區十九屆人大三次會議 第105號建議的答復 | ||
文 號 | 海農復〔2024〕26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
時 效 | 有效 |
關于區十九屆人大三次會議 第105號建議的答復
海農復〔2024〕26號
關于區十九屆人大三次會議
第105號建議的答復
孫星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構建新204國道都市農業產業聯盟的建議》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強農產品主導產業區建設,筑牢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基礎。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農業是基礎。近年來,海州區多策并舉,加快高標準特色農業建設,高質量推動浦南番茄和蓮藕、新壩西瓜和大白菜、花果山云霧茶、錦屏及寧海的葡萄等產業發展,為延伸農業產業鏈奠定堅實基礎。
(二)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打造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帶動產業融合發展。在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工作中,海州區先后創建了1個省級和2個市級產業化聯合體。始終將產業鏈延伸、產業范圍拓展作為重點,通過產業鏈向前、向后不斷延伸,在經營主體間建立產業聯系,整合上下游資源,大大促進了周邊社會經濟發展,產業帶動效果明顯,提高了農業產業整體效益。
(三)培育農業產業園區,統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園可以集成要素資源,推進農產品產銷對接,對外提供信息技術服務,拉長產業鏈條,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全區已創建海州區現有省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5個,已實現涉農鎮街市級以上農業園區全覆蓋,其中海州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為省級示范園。市級園區分別為浦南鎮高效漁業產業示范園、新壩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板浦鎮高效漁業產業示范園、錦屏鎮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
(四)開發鄉村休閑旅游,強化產業融合發展。海州區利用近郊區位優勢,圍繞休閑體驗、科技示范、農旅觀光等特色產業,加快推動農村“農業+文化+旅游”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現有采摘、垂釣、苗木觀賞等各類休閑觀光農業點98個,其中休閑農園91個,農家樂7個。全區共有省級主題創意農園10家、省級休閑觀光農業示范村3個、市休閑觀光農業示范點5個、市休閑觀光農業示范園區2個,全年銷售收入約1.4億元。
二、下步舉措
(一)延伸產業鏈,提高產業融合層次。目前,海州區大部分農業產業主體偏小偏弱,走精深加工路線力有未逮,構建產銷一體的產業鏈更符合其目前發展階段。發揮好農業產業園區的引流作用,做好園區的規劃設計,圍繞農產品加工企業,吸引倉儲、物流、信息、電商銷售等配套企業進駐,由園區牽頭設立電商平臺,前向發展集中連片的原料基地,后向健全倉儲物流配送和銷售體系,形成整個農業從生產、加工到銷售首尾相連、上下游銜接的完整產業鏈。
(二)完善金融服務,強化產業融合支撐。一是構建多渠道融資體系,充分發揮市級農業投資擔保服務平臺作用,采用動產質押、倉單質押等多種形式幫助農業生產企業解決抵押困難問題。加強與政策性銀行對接、溝通,爭取更多的政策性信貸支持。二是對沒有不良信用記錄的農戶進行無擔保授信,由政府、銀行、保險公司、擔保公司協商建立風險防控補償機制。減少農業發展對資金的依賴,加快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感謝您對我區農業農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連云港市海州區農業農村局
2024年7月29日
聯 系 人:王 峰
聯系電話:81581978
抄 送:區政府辦公室、區人大常委會人代聯委
連云港市
海州區農業農村局辦公室 2024年7月29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