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671915/2023-00222 | 分 類 | / |
發布機構 | 海州 | 發文日期 | |
標 題 | 關于區十九屆人大二次會議 第001號建議的答復 | ||
文 號 | 海民復〔2023〕20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
時 效 | 有效 |
關于區十九屆人大二次會議 第001號建議的答復
關于區十九屆人大二次會議
第001號建議的答復
陳毅敏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我區城市社區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針對您提出的社區治理數智化水平不高、協同不足、力量薄弱等情況,我局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推動社區治理:
一、探索社區智慧化治理
近年來,我局不僅配合組織部、政法委等部門,開展紅韻海州智慧黨建平臺、網格化智慧管理平臺建設,還籌措各類資金,在部分社區探索數智化建設。例如請第三方軟件公司在新東街道文昌社區建設“智慧文昌”平臺,平臺包含人車監控、機動車占用消防通道監控、電動車進電梯間識別、高空拋物監測抓拍、智能煙感探測等功能,減少社工人員的走訪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在新海街道海連社區投入資金45萬元建成全市首家“智慧養老”小區,在100戶老人家中安裝一鍵呼叫、門磁感應器、浸水報警器等6種智能硬件設備,平臺保障24小時應急響應,讓老人安全、子女無憂。但是確實如您所說,各城鄉社區依然存在數智化水平不高的問題,各類智慧平臺存在數據資源整合不到位、居民參與互動不足的情況。分析其原因,一是資金投入和產出比不高。智慧平臺從開發設計、建設使用、后臺維護、更新升級,整個過程需要大量持續地資金投入,而其實際效果往往不甚理想。二是居民通過智慧平臺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不足。大部分老年人不會操作智能設備,而大部分熟悉智能設備的年輕人對社區事務不太關心,當居民遇到困難時,還是習慣于直接找到社區處理,導致智慧平臺的居民使用度低,推廣面較小。
二、開展“五社聯動”創新試點工作
針對城市社區治理協同性不足的問題,我局今年重點推動構建五社聯動治理機制。將海州區申報為全省“五社聯動”試點單位,并制定《關于深化“五社聯動”創新新時代社區治理的實施方案》。在志愿服務方面,通過開展優秀基層志愿服務隊評選、志愿服務記錄抽查等工作,指導鎮街、村居廣泛發展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今年以來,全區新增注冊志愿者1358人,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620余場,有效擴大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服務和社會治理。在社會組織參與治理方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投入140余萬元建成花果山街道、海州街道、郁洲街道等9個鎮街級社工站,引入市區兩級的6家社會組織在村居開展助老服務、兒童關愛服務等,提升社區與社會組織的聯動共治水平。
三、增強社區工作力量
針對部分社區轄區范圍過大、居民人口多、無物管老舊小區多等情況,及時制定社區轄區優化方案,向市級申請將過大社區進行拆分,并增配社區專職工作者員額。2023年,全區新成立15個社區,其中14個社區是大社區拆分而來,1個是新建成社區,共新增128名社區專職工作者額度,社區力量進一步增強。此外,每年組織2次社區專職工作者招聘,及時填補因辭職、退休形成的空缺崗位,保障基層工作運轉。在社區人員的晉升通道和待遇方面,組織部打通社區書記晉升天花板,通過設置定向招錄崗位,將6名優秀的社區書記招聘成為事業編,還在每個街道設置了2個社區書記進入街道黨工委并享受同等待遇的名額。今年,再次聯合區委組織部、區財政局向市級申請提高海州區社區專職工作者薪酬待遇。目前已擬制提升薪酬待遇方案,正在配合市級按照方案測算資金。
四、為基層減負
聚焦基層行政事務多、評比達標多、臺賬考核多、機構牌子多等問題,制定村級組織民生綜合臺賬目錄和村級組織履職事項“三張清單”并推動實施,各部門、單位不得在目錄之外另行制作相關臺賬,已制作電子臺賬的,不得以“迎檢”“備查”等民意要求村級組織另行制作紙質臺賬。嚴格實行村級組織協助辦理事項準入制度,未列入主體責任和協助辦理清單的事項,尤其是村級組織職責范圍外的事項列入負面清單,原則上一律取消。聯合組織部開展實地檢查,推動基層減負落實落地。
下一步,我局將按照您的建議,繼續聯合組織部、政法委等部門推進社區數智化治理,注重整合各平臺的數據資源,讓現有智慧平臺更好地服務村居工作,減輕村居負擔。深化“政社互動”“減負增效”措施,促進社區與社會組織、專業社會工作人才、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增強聯動創新能力,提升協同治理水平。積極對接市級提升社區專職工作者薪酬待遇,做好下半年社區專職工作者公開招聘工作,不斷充實社區工作力量。
感謝您對城鄉社區治理的關心和建議,希望您繼續關注和支持社區治理工作,為我們提供更多寶貴建議。
海州區民政局
2023年7月26日
聯系人:趙淑佳
聯系電話:18961360075
抄送:區政府辦公室、區人大常委會人代聯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