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671915/2024-00133 | 分 類 | / 通知 |
發布機構 | 海州 | 發文日期 | |
標 題 | 對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第4106號建議的答復 | ||
文 號 | 海政復〔2024〕12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
時 效 | 有效 |
對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第4106號建議的答復
〔公開〕
海政復〔2024〕12號
對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
第4106號建議的答復
張正文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解決海州區教育系統問題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海州區2017年已經出臺《海州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區管校聘”工作實施方案》及相關的聯席會議制度性文件, 建立“以縣為主、市域調劑、動態調配、周轉使用”的教職工編制管理機制。2020年從區級待分配的自收自支編制中調劑,核增了義務教育125個全額事業編制。2022年從公辦幼兒園差額撥款事業編制空余編制中調劑,核增了中小學校全額撥款事業編制130名、公辦幼兒園全額撥款事業編制20名。
作為全市中心城區、人口凈流入地,自2020年以來,海州區的中小學適齡人口仍保持較快增長趨勢,這一增長趨勢至少將保持到2025年。從已經過去的2020-2023年看,按當年秋季中小學在校生數核算,對照編制部門的教師編制配置標準,教師編制不足、師資保障難度大的問題日趨嚴重。
針對面臨的嚴峻形勢,海州區首先立足自身,加強事業編制管理,盡最大努力保障教育領域編制需求,特別是首先滿足中小學階段的編制需求。但我區可用事業編制存量不足,目前正在積極提請市級層面在教育編制統籌、調劑等方面,充分考慮海州區主城區的特殊情況,給予海州區更大程度支持。
1.全市統籌教育編制保障。可借鑒省內其他地市做法,采取統籌、調劑等方式,力求全市教育達標。如無錫市,對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單列管理,根據學生數變化情況全市周轉使用;鹽城市,跨區挖潛富余教師編制,以過去5年遷入主城區人口數和購房數為依據,按比例從其他縣區調劑教師編制分配至主城區。目前我區教育編制缺口已達196名,2025年缺口預計高達386名(2024、2025年每年新增編制缺口約100個),已建議市委編辦在統籌、調劑教育編制時,按照我區每年教育編制缺口數的一定比例,如每年按照80%的缺口數支持海州區渡過2025年學生高峰期。
2.支持兩級合辦學校編制。2022年9月,市教育局與海州區人民政府簽署合作辦學協議,擬新建3所學校(新海初級中學新城校區、新海初級中學科苑路校區、蒼梧小學文苑路校區),新增初中76個班、小學120個班,其中:初中按每班50個學生計算,新增初中學生3800人,新增編制缺口245名(初中編制配備標準為師生比1:13.5),小學按每班45個學生計算,新增小學學生5400人,新增編制缺口285名(小學編制配備標準為師生比1:19),初中、小學共計新增編制缺口530名。已建議所需編制由市級統一保障或市、區兩級按照一定比例分成保障。
3.積極爭取省級統籌編制。省級前期已分配我市一定數量教育統籌編制,可根據各縣區教育達標情況進行動態調整、重新分配;同時后續省級在落實《關于全省建立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持續穩定達國標長效機制的通知》文件時,已建議市級能夠充分考慮海州區主城區實際,在編制統籌上優先向省級為海州區爭取相應編制。
下一步,還將結合適齡人口發展趨勢,進一步強化編制保障、加大教師補充力度、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加快補齊師資缺口,促進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
感謝您對海州教育的關心和支持。
海州區人民政府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