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辦公廳關于2020年第四季度 全省政務新媒體檢查抽查情況的通報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為持續推動全省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根據國家和省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省政府辦公廳組織開展了2020年第四季度全省政務新媒體檢查抽查工作。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總體情況
截至2020年12月28日,全省政府系統共開設政務新媒體3933個。按開設主體分,省級部門單位開設政務新媒體120個,設區市政府及其部門開設政務新媒體1247個,縣(市、區)政府及其部門、所屬鄉鎮(街道)開設政務新媒體2566個。按政務新媒體類型分,微信2726個,微博797個,移動客戶端73個,其他類型337個。
本次共選取404個政務新媒體進行檢查抽查,包括代表主體為省、市、縣(市、區)政府的政務新媒體和省級部門單位開設的政務新媒體,以及其他單位主體開設的政務新媒體。此次檢查抽查中,全省政務新媒體總體合格率為95.3%。
從開設主體看,省級部門單位政務新媒體合格率95.8%;設區市政務新媒體合格率95.1%,其中南京市、無錫市、徐州市、南通市、連云港市、揚州市、泰州市、宿遷市政務新媒體合格率100%,蘇州市、鹽城市政務新媒體合格率超過90%。
從政務新媒體類型看,微博合格率100%,微信合格率94.6%,移動客戶端合格率93.8%,其他類型政務新媒體合格率92.1%。
二、主要成效
(一)政務新媒體規范整治工作取得新進展。本季度,我省持續開展規范整治工作,重新界定政務新媒體監管范圍,加大問題整改力度,重點清理政務新媒體運維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問題,取得良好成效。2020年12月,全國政務新媒體檢查情況通報在中國政府網發布,我省關停整合功能重復或相近、長期不更新、用戶關注度低的政務新媒體做法得到肯定。
(二)政務新媒體矩陣體系建設實現新突破。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省政務新媒體矩陣體系初步建成,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簽署后,我省政務新媒體積極予以發布、轉發,據統計,較短時間內相關文章閱讀量達220余萬。
(三)政務新媒體監管推出新舉措。各地根據省政府辦公廳的工作要求,在政務新媒體監管方面不斷探索新方法、推出新舉措。連云港市將檢查中出現“單否”的情況,直接書面通知到單位主要負責人,明確整改落實情況必須經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后上報,取得良好效果。泰州市建立完善初審、復核、終審三級審核流程,堅持“誰審核、誰負責”,未按程序進行審核的信息一律不得發布。宿遷市每月召開全市政務新媒體工作例會,每季度召開政務新媒體工作業務培訓會;建立工作人員、辦公室主任、分管領導三級發布審核機制,對發布的信息,無論是原創還是轉發,均嚴格執行先審后發制度。目前,該市市級行政機關政務新媒體微信賬號已實行“三審公示”制度。
(四)政務新媒體歷史信息排查進入新階段。組織開展政務新媒體歷史信息“回頭看”工作,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排查整改,全省政務新媒體發布內容的質量進一步提升。無錫市嚴格落實工作要求,集中重點排查存在表述錯誤問題的政務新媒體,并及時進行整改。徐州市通過第三方機構對全市政務新媒體開展兩輪歷史信息“回頭看”檢測,做到立查立糾、即知即改,并將常見錯別字和典型案例通報下發,指導各地各部門舉一反三、自查自糾。
三、存在問題
(一)一些政務新媒體內容更新不及時。本次檢查抽查中,全省8個政務新媒體存在“監測時間點前2周內無更新”問題,如“江蘇警方”人民號、“淮安市教育局”微信、揚中市新壩鎮“活力新壩”抖音短視頻賬號等。20個政務新媒體存在“1周無更新”問題,如溧陽市上興鎮“大美上興”微信、高郵市卸甲鎮“人文卸甲”微信等。
(二)部分政務新媒體未提供有效互動功能。檢查抽查結果顯示,省級部門單位有4個政務新媒體未在規定時限內做出有效回復,如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江蘇建設”微信、省醫保局“江蘇醫保”微信等。設區市有7個政務新媒體未在規定時限內做出有效回復,如常州市金壇區朱林鎮“今日朱林”微信、淮安生態文化旅游區福地路辦事處“魅力福地”微信等。
(三)個別政務新媒體發布審核不到位。個別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對政務新媒體內容審核工作不夠重視,發布審核制度落實不到位,審核工作流于形式,造成政務新媒體發布內容出現表述錯誤或錯別字,存在內容安全隱患。
(四)一些單位對政務新媒體備案工作不夠重視。四季度,根據統一安排,我省組織開展政務新媒體信息在線填報工作,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對開設的政務新媒體進行梳理和填報。工作中,一些政務新媒體主管單位、主辦單位責任意識不強,審核把關不力,出現備案信息不準確等問題。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進一步落實政務新媒體監管措施。政務新媒體主管單位要加強對政務新媒體常態化監管,安排專人開展日常抽查,每季度組織一次全面檢查,實現監管對象全覆蓋,及時通報存在的問題;加大整改力度,重點圍繞國務院辦公廳和我省檢查抽查發現的問題,舉一反三對照整改,對反復出現問題、確屬無力維護的政務新媒體堅決予以關停;對政務新媒體問題較為突出的地區、部門,要加大指導、督查力度,切實提高整體工作水平。要持續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做好清理整合工作,切實減輕基層負擔。行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本行業承擔公共服務職能的企事業單位新媒體工作的指導和監督,積極開展規范整治工作,進一步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
(二)著力提高政務新媒體工作標準化規范化水平。要細化運維管理。根據政務新媒體運維特點,積極規范開設、變更、整合、關停、注銷、備案等環節,對內容生產、辦事服務、互動交流、安全防護等提出嚴格的工作標準。要顯化發布審核機制。政務新媒體在發布稿件中,要統一標注擬稿人、審核人、發布人等,真正把信息發布審核責任落到實處。要優化展示界面。根據移動互聯網用戶使用習慣和不同平臺的特點,對政務新媒體展示界面進行合理規劃,科學設置欄目,為企業和群眾獲取信息、辦事、互動提供便利。
(三)有效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立足政務新媒體功能定位,積極推動我省政務新媒體做大做強,持續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要助力優化營商環境。主動組織政務新媒體開展政策發布和解讀,提高針對性和精準度,注重發布市場監管規則和標準,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監管環境;發揮移動互聯網優勢,讓企業群眾實時掌握辦事進展,提高政務服務便利度和透明度。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進一步增強政務新媒體互動功能,暢通在線互動渠道,明確群眾留言辦理要求,對于群眾訴求集中或具有典型性、趨勢性的政策訴求,及時分析研判,改進完善政策措施。要加強輿情引導。把政務新媒體作為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發布和政務輿情回應、引導的重要平臺,提高響應速度;對政策出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誤解誤讀和質疑,要迅速澄清,解疑釋惑;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為在新發展階段“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譜寫好“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新篇章營造良好環境。
各設區市、省各有關部門請將政務新媒體第四季度抽查情況、本次通報的政務新媒體整改情況和全年工作情況,于2021年1月31日前提交至全省政務新媒體備案檢查系統。
附件:2020年第四季度檢查抽查發現存在突出問題的政務新媒體名單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