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70012/2024-00025 | 分 類 | / 通知 |
發布機構 | 海州 | 發文日期 | |
標 題 | 關于印發海州區盤活利用農業設施棚室工作方案的通知 | ||
文 號 | 海農〔2024〕42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海州區盤活利用農業設施棚室工作方案 | ||
時 效 | 有效 |
關于印發海州區盤活利用農業設施棚室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涉農鎮街:
根據《關于盤活利用設施棚室推進現代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蘇農辦農〔2024〕2號) 、《關于印發連云港市盤活利用農業設施棚室工作方案的通知》(連農辦農〔2024〕17號)文件要求,推動閑置棚室盡快盤活利用,促進我區現代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經研究,特制定《海州區盤活利用農業設施棚室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開展閑置農業設施棚室盤活處置相關工作,并于每季度第一個月5日前,按照方案要求按時上報農業設施棚室盤活處置工作落實情況。
附件:海州區盤活利用農業設施棚室工作方案
連云港市海州區農業農村局
2024年4月23日
附件
海州區盤活利用農業設施棚室工作方案
為推動閑置棚室盡快盤活利用,促進現代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結合全區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思路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樹立大食物觀的重要論述精神,盤活利用閑置棚室,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保障“萊籃子”有效供給。通過改造提升、盤活利用,加強服務監管,健全長效機制,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農業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為產業增效、農民增收注入新動能。
二、目標任務
全面排查核實轄區內閑置設施棚室,建立政府主導、鄉鎮主 責、部門聯動機制,以盤活利用現有閑置農業設施棚室為切入點,以宜機、綠色、高效為目標,統籌資源要素,積極推進老舊設施 棚室改造升級,因地制宜恢復生產一批、拆舊建新一批、改造提升一批閑置設施棚室,力爭到2024年底基本實現閑置設施棚室有效盤活利用,切實提高存量設施棚室的利用率。
三、重點工作
(一)恢復生產。對設施設備完好,具備再生產條件的閑置 設施棚室,引導經營主體,采取轉包、轉讓、入股、合作、租賃、托管等方式出讓經營權,引入經營管理體制健全、發展前景良好的的合作社、農業企業聯合發展。推廣以設施蔬菜生產為重點,兼顧育苗、瓜果、食用菌、花卉等生產導向,在保障蔬菜供應能力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高品質果蔬產品,優化品種、改善品質,提升品牌,拓展銷售渠道,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
(二)改造提升。對具有修繕改造價值的閑置設施棚室,在 征求生產經營主體改造意愿的基礎上,加快老舊低效設施棚室“小改大”“低改高”“窄改寬”,推廣應用高保溫、高透光、高壽命的新材料,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棚室宜機化水平。結合老舊設施改造提升,加快設施農業機械裝備推廣應用,因地制宜配置環境監測調控、水肥一體化以及自動作業等裝備,提高全程機械化、智能化生產水平。
(三)拆舊建新。對已經老化坍塌、不再有生產功能的設施 大棚,進行拆舊建新。把空閑置大棚作為農業領域招商引資的有利條件,加強與外地客商對接聯系,積極引進設施農業龍頭企業,利用閑置大棚上項目、促投資,變廢為寶盤活利用閑置資源。
四、工作步驟
(一)調查摸底(2024年4月25日前)。由各鎮街做好深入調查統計,按照“逢村必核、逢園必查、逢棚必進”原則,以村為單位,逐村逐棚開展摸底調查,摸清設施棚室規模數量、利用狀況、生產效益。重點排查閑置廢棄棚室數量、建設年限、經營主體、閑置原因、破損程度等,確保情況明、底子清、數據準。紙質材料由各鎮農業社會事業局簽字蓋章后報區農業農村局,區農業農村局將組織相關人員擇機監督檢查。
(二)分類施策(2024年4月25日—10月31日)。各鎮街根據轄區內閑置設施情況制定具體的盤活利用方案,對設施棚室利用價值進行全面評估,準確定性,分類施策,因地制宜推進閑置棚室恢復生產、改造提升或拆舊建新。
(三)總結階段(11月1日—12月31日)??偨Y工作成果,各鎮街要加大常態化監督指導力度,堅決杜絕閑置空棚現象,切實提高大棚生產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開展方案政策制定,定期召開組織推 進會,跟進設施閑置情況排查、盤活方案制定、進展調度、服務 對接等工作。各鎮街要明確專人負責,制定并組織實施本地盤活利用方案,加大部署推進力度。
(二)加強工作調度。實行工作進展情況季度調度,各鎮街要及時發現、協調解決盤活利用過程中的難點問題,總結工作推進的經驗做法。并于每季度第一個月5日前報送前一季度設施棚室盤活利用推進工作情況。
(三)加強政策扶持。結合“菜籃子”工程綠色蔬菜保供基地、 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設農業引領行動、園藝作物標準園等建設 項目,統籌用好各級財政資金,對符合條件的現代設施農業項目貸款給予貼息支持。強化金融支持、加大對經營主體的優惠信貸 支持,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現代設施農業專屬金融產品。支持農業 保險經辦機構豐富設施農業保險險種,不斷提高設施農業風險保 障水平。推行農業設施確權登記頒證等經驗,加快拓展農業設施產權融資權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