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671915/2024-00019 | 分 類 | / 報告 |
發布機構 | 海州 | 發文日期 | |
標 題 | 海州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 ||
文 號 | 海政發〔2024〕8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
時 效 | 有效 |
海州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海州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市政府:
2023年海州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委部署要求,聚焦重點,積極作為,全力抓好依法行政各項工作,努力推進法治建設和司法行政現代化新實踐,全面提升依法行政和治理水平,筑牢法治根基,扛起光榮使命,努力為加快建設人民期待的現代化海州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本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堅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進政府依法高效履職。一是全力做好行政許可清單編制。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印發《海州區行政許可事項清單(2023年版)》。海州區各部門已在行政許可子系統認領發布行政許可223項,維護實施要素220項,編制發布辦事指南419項。二是持續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成功辦理“全市通辦”業務1788件,占全市辦理總數的52.3%。同時建立企業檔案網上查詢系統、設立企業檔案登記查詢窗口,讓企業群眾悉知電子檔案查詢操作方法及功能。三是創新打造政銀合作網點。建成“建行辦·蘇服辦”“農商辦·蘇服辦”“中行辦·蘇服辦”3家政銀合作網點,實現公司設立登記等16項合作事項進駐。依托“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領到全市范圍內的營業執照,2023年共辦理業務3600余件。四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海州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連云港市海州區貫徹落實中央依法治國辦市縣法治建設工作實地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等5個實施方案。嚴格落實國家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全面貫徹實施《江蘇省促進政務服務便利化條例》,全面鞏固提升首問負責、首辦負責、一次告知、一窗受理等制度,安排工作人員到相關業務主管部門跟班學習,提升業務審批水平,持續動態優化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成果,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水平,為企業群眾獲得更好的辦事體驗夯實基礎。
(二)堅持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全面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一是認真做好合法性審查工作,實現審查工作痕跡化。把好重大行政決策審查關,要求凡是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的重大事項,會前必須經過征求意見、專家論證、風險評估、集體討論、合法性審查等法定程序;把好規范性文件審查關,注重審查質量,從權限、主體、內容、程序方面對每件規范性文件涉及的法律和政策進行嚴格審查;把好政府合同審查關,預防和減少合同糾紛,未經合法性審查或者經審查認為不合法的合同不得訂立。2023年共審查4個行政規范性文件,10個其他政府文件。二是嚴格落實重大決策程序,全面提高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水平。根據工作要求,公開2023年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新增1項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向全區各單位征集2024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貫徹落實《江蘇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實施辦法》,嚴格履行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集體研究和合法性初審等法定程序,按要求開展重大行政決策后評估。
(三)堅持健全行政執法工作體系,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一是聚焦規范涉企行政執法行為。召開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執法協調小組會議,專題動員部署涉企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印發《海州區涉企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全面摸排執法亂檢查、亂罰款、不規范,對待服務企業群眾意識不強等問題,開展案卷評查、交叉互查、問題交辦和督查整改等工作,切實提升行政執法質量和水平,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二是加強改進行政執法方式。根據全市“綜合查一次”工作會議精神以及《海州區關于全面推行“綜合查一次”制度的指導意見(試行)》文件要求,組織開展“綜合查一次”及執法業務課程專題培訓班,全區18家鎮街以及區行政審批局、區城管局等單位共103名執法人員參加培訓。通過打通數據歸集,實現綜合集成,對涉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的執法“一件事”進行系統重塑,實現“進一次門、查多件事”,厲行“一次執法,一次到位”。
(四)堅持完善突發事件應對機制,全面提升突發事件依法處置能力。一是統籌謀劃全年行政執法工作。根據國家、省市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有關要求,在對上一年度執法工作統計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我區安全生產工作重點,認真研究,統籌編制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明確監督檢查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執法人員數量和工作日安排、督導檢查的主要內容和具體安排、重點檢查和一般檢查的安排等,提出了具體要求,并按要求進行了報備。二是全面推行“綜合查一次”制度。按照“先試點、再集成、再優化”的思路,嚴格依據《安全生產領域“綜合查一次”場景清單》,制定月度執法檢查計劃,規范涉企檢查,規范執法行為,規范執法流程,堅持一家企業“綜合查一次”、重點事項清單“聯合一次查”,將各類專項執法檢查融合到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內,建立健全“綜合查一次”部門、條線間溝通協調等機制,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全面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三是深入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部署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集中攻堅月行動,以企業自查自糾、部門監督排查、聯合檢查、政府督導檢查相結合為工作抓手,區、鎮街組織專項檢查、聯合檢查等各類檢查341次,覆蓋企業571家,查處各類隱患668條。
(五)堅持深化行政爭議訴源治理,全面夯實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一是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推進行政復議規范化建設,細化各項辦案制度,完善行政復議法律文書監督履行。全面實行行政復議辦案規程、復議報告抄告等制度,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提高辦案專業化水平。優化行政復議辦案中心辦案流程,完善便民服務舉措。采取重大案件督辦、制發意見書建議書等方式,加大復議監督力度,以個案糾錯倒逼依法行政。2023年新收行政復議申請174件,同比增長120.25%;其中受理146件,同比增長128.13%;結案138件,同比增長112.31%。二是率先開展壓降行政敗訴案件專項行動。印發《海州區推動行政訴訟案件數和敗訴率“雙下降”六項制度》,建立敗訴案件通報和預警制度、核查分析制度、領導包案化解制度、約談提醒制度、監督考核制度、追責問責制度。堅持“補短板強弱項”,在全市率先開展壓降行政敗訴案件專項行動,落實敗訴責任追究。2023年共收到以區政府為被告的一審行政訴訟案件17件,二審行政訴訟案件12件。
三是強化行政爭議實質化解。完善多元高效的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從優化平臺、隊伍建設、創新機制等入手,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平臺建設工作;強化非訴調解實戰工作,深化專業性調解平臺打造,提檔醫調化解模式。開展進京突出訪“百日會戰”“踐行楓橋經驗非訴專項化解”等專項活動;抓好常規行業調解組織建設。四是扎實開展信訪問題攻堅。扎實開展“百日會戰”“雙月攻堅”等專項行動,區黨政主要領導帶頭包案化解“骨頭案”“釘子案”,牽頭會辦重點信訪案件,2023年初次信訪事項一次性化解率97.4%,群眾滿意率98.94%,信訪部門及時受理率100%,信訪事項按期答復率100%。深入開展“援法議事”活動,目前海州區鎮街法治建設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事機構覆蓋率達到100%,培育法律明白人2031名,建成18個法援聯絡點,重點打造“醫路同行法援工作站”“勞動仲裁法援工作站”等品牌站點。2023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139件,同比增長12%,法律咨詢1500人次,挽回經濟損失700余萬元;以非訴方式化解矛盾糾紛共計22098余件。
(六)堅持推進行政權力制約監督,全面促進行政權力規范透明運行。一是推進鎮街綜合執法改革。加強執法監管,嚴格執行“三項制度”,規范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深化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應用,推進包容審慎監管柔性執法,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升鎮街綜合執法辦案平臺服務效能。二是探索建立“小微權力”規范化運行體系。以清產核資“回頭看”為抓手,聚焦農村“三資”管理薄弱環節,探索建立“小微權力”規范化運行體系,摸清家底,守住村集體經濟的本錢。制發《海州區完善小微權力運行監管機制推動鄉村振興行動方案》,收集整理各涉農鎮街清產核資“回頭看”問題清單,對問題清單中長期復雜遺留問題聯合農業農村部門、司法部門、公安機關成立聯合工作組,綜合運用協商、調解、仲裁等方式,分批分類穩妥有序解決問題。三是強化陽光執法監督。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嚴格落實“誰抽查誰公示”制度,26個部門在“雙隨機、 一公開”平臺完成了跨部門聯合計劃制定,截止目前,跨部門聯合檢查對象數量占雙隨機抽查對象總數的比例為97.85%,數量為2278戶。四是持續優化全區信用環境。印發了《海州區2023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2023年全區政務失信問題專項治理情況通報(第1期)》,發送提醒函等督促相關鎮街、部門做好專項治理等,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提高全區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推進重點領域信用管理規范化、制度化,持續打造“誠信海州”。
(七)堅持強化數據源頭治理,全面提高法治政府建設數字化水平。一是縱深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強數字政府制度建設,印發《海州區數字政府建設2023年工作要點》,著力構建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努力開創數字政府高質量建設新局面。二是全面打通數據鏈條。提升數據服務質效,探索建設海州區基礎數據庫和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提升數據共享服務質效,加強對數字政府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強化對項目建設、數據共享開放、安全保障、應用成效等方面跟蹤分析。三是多舉措推進“互聯網+監管”。海州區27家單位監管事項認領率為59%,已覆蓋監管事項572項,監管行為覆蓋率為85.9%。
二、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一)高位推動、率先垂范,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和指導實踐。切實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毫不動搖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認真落實領導干部學法制度,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新部署新要求。以全黨開展的主題教育為契機,持續深化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研究闡釋、貫徹落實工作,切實提升學法用法能力水平。
(二)強化創新、壓實責任,扎實推進依法行政各項工作。區委、區政府高位統籌,全面創新法治政府建設載體抓手,出臺《海州區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重點工作任務清單》,深入實施全面依法治區“一規劃兩方案”,把法治政府建設融入黨委政府工作大局中落實推進,融入到法治海州、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中大力推進,把推進落實法治政府建設重點任務和法治政府督察、示范創建、考核評價等工作結合起來,努力實現法治政府建設率先突破和全面突破。
(三)強化督察、提質增效,扎實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推進。貫徹落實《連云港市海州區貫徹落實中央依法治國辦市縣法治建設工作實地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全面梳理督察問題清單,壓實整改主體責任,確保問題如期清零。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探索完善社會認可、人民滿意的法治海州建設評估體系。加強對法治督察結果的運用,形成以督察促整改、以整改促提升的工作機制,推動法治海州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三、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
一年來,全區各單位各部門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各項決策部署,著力推動法治政府建設、法治海州建設取得良好成效。同時,全區法治建設工作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表現為:全區法治建設水平還需進一步提升,相關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事機構的職能作用還需加強;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還需進一步提升,行政案件敗訴率仍處于較高水平;法治化營商環境還需進一步優化,執法不作為、亂作為、不文明等現象仍時有發生;“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還需進一步落實等。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繼續堅持以法治引領和促進高質量發展,加大法治建設投入和保障,加強新時代法治人才培養,持續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持續推動政府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四、下一年度的主要安排
海州區將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對標對表、守正創新,持續縱深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一是全面加強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決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各項要求,加強統籌協調,細化工作安排。二是全面系統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繼續推進法治領域改革,解決好立法、執法、司法等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促進各環節法治工作相互貫通、相互促進。三是全面打造更優法治營商環境。全區上下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把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貫徹到司法、執法、守法的各個環節,對照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指標體系分解方案,加快提升能力、補齊短板、優化服務,著力構建更加公平、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四是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均衡發展。建立完善鎮街黨(工)委領導法治建設的體制機制,明確司法所鎮街法治建設職能,推行司法所長列席鎮街黨政工作會議制度,有效調動整合力量、資源。五是全面打造人民滿意的高水平法治政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非訴糾紛調解機制建設,提高非訴化解工作質效。完善基層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推進村社法律顧問與“法律明白人”培育,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可及的法律服務,扎實推動法治海州建設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