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426719-5/2019-00035 | 分 類 | / |
發布機構 | 海州 | 發文日期 | |
標 題 | 關于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8152號提案的答復 | ||
文 號 | 無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
時 效 | 有效 |
關于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8152號提案的答復
B公開
海政復〔2019〕67號
關于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
第8152號提案的答復
黃寶軍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重建沈云沛歷史文化恢復歷史街區景點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江蘇錦屏礦業位于錦屏山南麓錦屏鎮境內,始建于 1919 年。2016年5月礦山關閉,處于長期停產狀態,現東、西山兩個副井及中央主井井口已封閉。部分采礦巷道坍塌,形成塌陷區,僅存的數個采礦巷道也已注滿地下水。政協委員提出的以地下530米礦下體驗和傳統采礦工藝參觀等建議無實施可能性。
一、加強沈云沛文化保護與利用
海州區借連云港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的東風,以海州古城為重點的歷史文化保護和開發已啟動,全面實施環錦屏山生態古城建設計劃,使錦屏磷礦、孔望山摩崖石刻文化、鏡花緣文化等歷史文化遺存能夠得到更好研究利用,文化遺產綜合保護和利用水平顯著提升。近年來,我區不斷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挖掘和宣傳普及,深入挖掘境內將軍崖巖畫、孔望山摩崖石刻等歷史文物古跡,龍洞庵、準提寺、碧霞寺、紫竹林寺等宗教活動場所以及沈云沛、李汝珍、石曼卿等歷史名人的文化價值,整合各種文化資源,提煉和打造最具海州特質的地域文化標識,編撰《記憶中的海州》《海州故事》《海州印象》《海州宗教》等地方文化書籍,拍攝微紀錄片,建設名賢公園、名人廣場、紀念館,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留駐海州歷史文化印記。建設海州非遺館、傳承基地、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10個。用好用活文化文物資源,讓沉睡的歷史文化“活”起來。
二、深化文旅融合發展
一是重新打造洪門果園。調動起農民積極性,發動全民種樹才能重現往日洪門果園風采。可以出臺相關補貼政策,鼓勵更多農戶參與種植,真正有效帶動農民發家致富。由洪門街道進行統一規劃,恢復歷史街區景點是一個涉及多方利益的產業,綜合施策。注重以文化展示、休閑旅游、文化創意為主導,衍生出果園采摘、文化展覽、體驗旅游等多項服務項目。
二是結合沈云沛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利用磷礦專用線鐵路改造成旅游觀光鐵路,打造成一個新的核心景區,將對提升連云港旅游產業價值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磷礦專用線為單線,鐵路Ⅲ級,內燃牽引,途徑新海電廠、海州西門,沿錦屏山西側走行至磷礦廠區終點,沿途共設新海電廠站、鋼材市場貨場及磷礦廠內站,線路全長約8公里。磷礦專用線產權單位為連云港市明達工貿發展有限公司。我區協調連云港市明達工貿發展有限公司,結合沈云沛歷史文化街區規劃,對該段鐵路改造成為旅游觀光鐵路可行性進行調研。
目前海州區已啟動環錦屏山生態古城工程建設,孔望山提升改造工程、錦屏山步游道工程、環錦屏山道路提升改造等工程相繼完工,有利于推動海州當地圣賢故事、詩詞楹聯、琴棋書畫、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優秀傳統文化進學校、進機關、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網絡。相信沈云沛留下的這些彌足珍貴的遺產必將換發新的生機,成為紀念沈云沛、傳承沈云沛的基地。
海州區人民政府
2019年7月5日
聯系人:劉遠生
聯系電話:8160916
抄送:市政府辦公室、市政協提案委